淺述義大利歌劇史(1600-1900)

1623年油畫《音樂會(The Concert)》(作者:Gerrit van Honthorst)

淺述義大利歌劇史(1600-1900)
Timeline of Italian Opera (1600-1900)

作者:露絲·隆格芭蒂(Ruth Longobardi)*

劇是一種譜寫成音樂的戲劇形式(drama),並結合了服裝、佈景與燈光藝術,有時還輔之以舞蹈。劇中台詞——即劇中人物的言語——是通過歌唱來呈現的,交響樂團為之伴奏。歌劇自17世紀伊始在義大利誕生以來,已走過一段悠長而複雜的歷史,而在1600至1900年間,人聲的演唱風格、樂團的伴奏音色、以及劇本的編寫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起初,義大利歌劇是以希臘悲劇作為大致參照的。16世紀晚期,一群學者文人——即世人所稱的“佛羅倫斯小廳集團(Florentine Camerata)”——對何謂希臘戲劇的原貌作了探討並提出假說,其中有幾位學者得出結論,認為希臘戲劇的劇本是通過獨唱旋律(即一個歌唱聲部)加上簡單伴奏(也許是一兩件樂器的伴奏)來實現的。其人聲旋律應近似於說話時自然流露的腔調,因此,它是一種強化的言語表達,而其強化是因借助了其自帶的音樂元素和感情傳遞功能。諸如這些理論,引起了包括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在內的好幾位作曲家的注意,也是在那一時期,宣敘調風格(recitative style)誕生。宣敘調即自然發聲的唱詞配以極簡的伴奏,為整齣劇本作“配音”。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Orfeo)》是最早期的一批歌劇之一,其中所演唱的連綿不斷的旋律,近似說詞,亦結合了濃烈的情感渲染。宣敘調在這部歌劇中得以發展,以至有時被稱為詠敘調 (arioso),而在人聲旋律之下,樂器配出一串串簡單的和弦,構成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

1609年在威尼斯出版的歌劇《奧菲歐》曲譜封面

早期的巴洛克歌劇,如《奧菲歐》等,曾對整個歐洲的音樂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這一新劇種很快傳遍各地,以至於義大利之外的作曲家,如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也曾嘗試譜寫歌劇。事實上,亨德爾一生寫了四十多部義大利歌劇,其作品主題在當時也很常見,即大多取材自嚴肅的歷史故事和傳說。不過,此時距第一部歌劇誕生已過去一百多年,音樂風格已有所變化,作曲家多採用各色各樣的抒情曲——即“詠嘆調(aria)”——來替代延綿的宣敘調。劇中人物通過詠嘆調來表達單一的心境或情緒,譬如憤怒、開心、失望等,其嗓音則由自然發聲的說唱轉向了更為抒情、且常常需要精湛技藝來演繹的旋律。詠嘆調也是由交響樂團伴奏的,多由女高音(有時是女性,有時是閹伶歌手)演唱,其中有大段複雜的獨唱段落;宣敘調此時僅僅在推進劇情以及對白時採用,其唱詞——而非情感表達——成為重點。

大約在1760年之後,創作正歌劇(opera seria 或 serious opera)的作曲家們,如亨德爾,開始逐漸喪失其地位,與此同時,一種新興歌劇——喜歌劇(opera buffa 或 comic opera)——開始盛行。喜歌劇風格更小型化,主題亦更輕巧,其中人物的社會地位也低於正歌劇中常見的王公、貴族、女皇、英雄等。義大利喜歌劇還大量使用男低音,而非只局限於女高音。另一創新之處是採用重唱(ensemble)。一支重唱曲好比一首詠嘆調,其本身是一段出眾的音樂或獨立歌曲,由幾位歌手共同演繹,而非一人獨唱。莫扎特(Mozart, 1756-1791)在歌劇《唐璜(Don Giovanni)》中多次插入重唱,效果甚佳。不過,《唐璜》並不是一部典型的喜歌劇,事實上,它最初被定義為“詼諧劇(drama giocoso)”,字面上亦可理解為一種“幽默劇(jocular drama)”,部分原因在於其情節時而嚴肅、時而傷感。《唐璜》在一定程度上還刻畫了人物的心理狀態,並注入了道德層面的衝突。

至19世紀,義大利歌劇已發展成為西方音樂的主要門類之一。雖然此時歌劇音樂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型,但依然很快受到浪漫主義的“侵蝕”。正歌劇的變化尤為明顯——為其伴奏的交響樂團規模更大了,而且伴奏的音色(主要借助於木管和銅管樂器)顯得更豐富了,同時還加入了華麗的大合唱。19世紀早期,義大利最主要的歌劇作曲家是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從他的喜歌劇和正歌劇中,可以聽到豐滿的歌唱旋律以及花腔或多裝飾音的段落,而這些令他的歌劇顯得新潮。不過,真正將義大利歌劇推向巔峰的是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在長達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威爾第通過26部歌劇,揚名整個義大利,這不僅是因為他的作品旋律優美、配器豐富,還有他對外國影響的刻意迴避——對於其祖國同胞來說,他是愛國主義象徵。威爾第也是發揚歌劇人本精神的大師。他拋棄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對立(這種嚴格的兩分法是創作歌劇的陳規,以便更方便的將音樂與某戲劇場景作銜接),反之尋求宣敘調和詠嘆調的融合。威爾第晚期的歌劇中可以明顯聽出整段音樂的連貫性以及旋律的塑性流動。 

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作曲巨擘之最後一位是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他也是寫實主義歌劇(verismo)之至高無上的代表。寫實主義歌劇部分取材於真實世界,即此前被認為不值得被藝術化的現實題材。劇本多描繪日常場景中的日常人物,這是判斷寫實主義歌劇的首要依據,而第二個判斷依據是與這類劇本相搭配的音樂風格。《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是一個典型例子,劇中描繪了在巴黎挨餓的藝術家們。不過,普契尼本人首先是一個成功的“多面手”,他的作品豐富反映出浪漫主義晚期的憂思、現實性、以及——尤其是《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中所凸顯的——異域情調,即有關某處勝地的聲與色。

【翻譯:譚譚(譚爍)


*露絲·隆格芭蒂(Ruth Longobardi)曾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並先後獲得歷史音樂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回母校授課之前,隆格芭蒂曾在在里士满大学擔任助理教授,執教音樂與樂評研究。其目前是哥倫比亞大學兼職助理教授,並致力於以文化理論和批判理論來研究美國當代歌劇。其著作曾發表在《美國音樂協會會刊(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Music)》、《新音樂盒(NewMusicBox)》、《音樂學雜誌(The Journal of Musicology)》、《20世紀音樂(Twentieth-Century Music)》、以及《當今音樂學(Current Musicology)》等權威刊物。露絲·隆格芭蒂也是2004年“菲利普·布熱特”獎(Philip Brett Award)的獲得者。本篇譯自她為哥倫比亞大學音樂人文學之“歌劇計劃”撰寫的教材,英文原文可點擊此處閱覽。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