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里奧(Fidelio)》——貝多芬不願放棄的革命號角

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2017年製作《費德里奧》劇照 。

*本篇已發表在《歌劇》雜誌(上海歌劇院主辦的中國唯一經典歌劇藝術月刊)2021年9月號/總第314期,可點擊此處購買紙質版。


《費德里奧(Fidelio)》——貝多芬不願放棄的革命號角

作者:譚譚(譚爍)

1792年11月,隆冬將至。一位身材瘦削、鼻寬唇厚的小夥子從德國西部的波恩抵達了維也納。幾個月前,他剛剛在家鄉波恩有幸見著了作曲界泰斗海頓,而此行八百公里趕赴維也納的目的,正是為了追隨海頓學藝。

這位小夥子就是貝多芬,他不到8歲就以鋼琴小天才的身份登臺獻藝,12歲就有音樂作品出版,如今又被海頓賞識,收為徒弟,事業似乎一片坦途。但起始於三年前法國人民“激進”的大革命,已經將歐洲各主要君主國拖入戰火,維也納所在的神聖羅馬帝國也不例外。貝多芬啟程赴維也納之際,法國剛剛推翻君主製,建立起共和國,且在次年1月,又將前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接著1794年,法軍攻佔波恩。

雖然家鄉淪陷,且法軍離維也納越來越近,貝多芬顯然是認同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及其革命者的,他尤其對革命領袖拿破崙甚為崇敬,否則不會在1803-1804年間譜寫《第三交響曲》——一部最初題獻于法蘭西第一執政官拿破崙的重要作品。據歷史記載,當貝多芬得知拿破崙搖身變成新的皇帝後,氣憤得“執起封面頁的上端,將之撕成兩半,扔在地上”。1

如果上述這則軼事,還不足以證明法國大革命對貝多芬創作的影響,那麼,1805年他的歌劇《費德里奧(Fidelio)》的誕生則帶有更深的法國大革命印記。

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 在2015年奧地利薩爾茨堡藝術節製作的《費德里奧》中飾演男主角弗洛雷斯坦。他也被視為是這一角色的最佳詮釋者。© Monika Rittershaus
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在2015年奧地利薩爾茨堡藝術節製作的《費德里奧》中飾演男主角弗洛雷斯坦。作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男高音之一、同時作為德國人,考夫曼演繹這部德語歌劇可謂駕輕就熟。考夫曼的嗓音曾被認為最適合 spinto(即俗稱的“大抒情男高音”)角色,但他亦多次證明,他也能駕馭弗洛雷斯坦這種偏 heldentenor(即“英雄男高音”)的角色。© Monika Rittershaus


貝多芬並非憑空原創《費德里奧》,該劇劇本源自法國劇作家讓-尼古拉斯·博伊力(Jean-Nicolas Bouilly)的《利奧諾拉,或夫妻之愛(Léonore, ou L’amour conjugal)》。1798年,法國作曲家皮埃爾·加沃克斯(Pierre Gaveaux)將其譜寫成同名歌劇。這個英勇妻子女扮男裝赴地牢救夫的故事,是基於真實事件,而當時的大環境也的確如此。據統計,僅在1793至1794年雅各賓專政時期(注:法國大革命期間一段充滿暴力的時期),官方有記錄可查的就有至少30萬人被捕,超過17000人被審判處死,還有上萬人未經審判即慘死獄中。【2】濫捕、地牢、營救、絕處逢生……這些都是法國當時的實情。

貝多芬可能不知道加沃克斯1798年的這部歌劇,但他肯定知曉這種類型,即具有“拯救”特徵的歌劇類型。“拯救歌劇(rescue opera)”正是興起於法國大革命時期,並在19世紀初的歐洲流行開來,情節多稱頌救人於危難的大英雄主義行為。貝多芬選擇此類歌劇初試牛刀,可能一方面心中有強烈的革命英雄情節,另一方面,也可能覺得從流行題材入手,成功率要更大一些。

但此時,歐洲戰火愈燒愈烈。1805年11月,《費德里奧》首演前幾天,法軍攻陷了維也納。儘管按原定計劃,首演如期進行,但觀眾寥寥無幾,僅有一些聽不懂德語的法國士兵進出劇場,無奈之際,首演三場即告停了。1806年,貝多芬對曲譜作了較大修改,他將前兩幕合併成一幕,並改寫了第三幕,而同年上演時,卻因貝多芬與劇院管理層鬧僵,只演了兩場便草草收場。

《費德里奧》是貝多芬的首次歌劇探索,可見過程並不順遂,此後直到1814年拿破崙兵敗退位後,失聰的他才鼓起勇氣直面這部舊作。這一次,他找人重寫了劇本、自己再次(第四次)譜寫了全新的序曲、並大幅修改了結尾。1814年5月,這第三版《費德里奧》在維也納的克恩頓劇院(Theater am Kärntnertor)首演,令人欣慰的是,它如願成功了。

貝多芬的《費德里奧》手稿(1805年版)


如今回望,《費德里奧》已成為“拯救歌劇”的最佳範例。表面上看,它演繹的是女主角利奧諾拉(即“費德里奧”的真名)與男主角弗洛雷斯坦之間至死不渝的夫妻之愛,但實質上,它所歌頌的,已經超越了愛情的範疇。最能體現這一點的,莫過於第一幕結束前囚徒們充滿希望的四聲部合唱。這些囚徒都和男主角一樣,僅僅是因政治立場而蒙冤入獄、慘遭迫害,即便如此,他們仍然發出了堅定、雄厚的吼聲:“信念執著堅固 / 仰賴天父之助 / 希望之聲在我耳畔輕吟 / 我們將獲自由,我們將得和平(We shall with all our faith. / Trust in the help of God! / Hope whispers softly in my ears! / We shall be free, we shall find peace.)”。而第二幕(即最後一幕)結尾處,國務大臣出現,他檢視囚牢,秉公下令:“不用向我屈膝有如奴隸 / 暴君之嚴酷為我所痛恨(No longer kneel like slaves before me. / Tyrant’s grimness I detest.)”,所有囚者因而得救。從某種意義上說,該劇更深一層,旨在宣揚正義最終獲勝、暴政必將終結的樂觀信念。

《費德里奧》的另一亮點、也是比較有意思的是它的序曲。貝多芬在修改曲稿近十年的過程中,曾經四度重寫序曲,即:為1805年版寫的《利奧諾拉第二序曲》、為1806年版寫的《利奧諾拉第三序曲》、為1807年計畫重新上演而寫的《利奧諾拉第一序曲》、以及為1814年版寫的《費德里奧序曲》。這四首序曲,如今還經常在音樂會上聽到,尤其是《利奧諾拉第三序曲》,長度達13分鐘,其本身已是一首了不起的、完整的器樂作品,它的開頭描繪出昏暗的地牢,中間段快速發展,突然插入場外傳來的小號,象徵救星來臨,結尾洋溢著歡樂,有如慶祝重獲自由、夫妻團聚。上演《費德里奧》通常的做法,會將《利奧諾拉第三序曲》“突兀的”插入在劇終段之前,也就是說,觀看這部歌劇,可以在一頭一尾聽到兩首序曲。這如同“入侵者”一般的《利奧諾拉第三序曲》,其光輝甚至可與整齣歌劇相媲美。從序曲也可以看出,貝多芬在器樂創作方面是多麼得心應手。

《費德里奧》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唯一一部歌劇,它脫胎於法國大革命,宣揚了自由、正義、人性等普世精神,昇華了“拯救歌劇”的內涵。這部歌劇有如貝多芬心中按捺不住的革命號角,以至於他能堅持近十載,數易其稿,直至獲得成功。幸運的是,貝多芬在有生之年,得以看到《費德里奧》在捷克、德國、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俄國、荷蘭等地上演。3如今兩百多年過去,這聲號角早已傳遍世界各地。還有什麼更令貝多芬欣慰的呢?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


引用来源:
【1】 Leon Plantinga, Romantic Music: A History of Musical Style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W. W. Norton & Company
【2】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Reign-of-Terror
【3】 http://opera.stanford.edu/Beethoven/Fidelio/history.html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