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4.9:一場關乎藝術,金錢和歌劇趨勢的首演(上)

opera co-production 3
© tantanyy.com

本篇已發表在《歌劇》雜誌(上海歌劇院主辦的中國唯一經典歌劇藝術月刊,2017年5月號/總第262期),可點擊此處購買紙質版。


天橋4.9:一場關乎藝術,金錢和歌劇趨勢的首演(上)

作者:譚譚(譚爍)

4月9日晚的演出,在北京天橋。

這一帶,位於天安門正南三公里處,是老舍話劇“龍鬚溝”描繪過的地方,也是劇中程寶慶賣過藝的地方,只不過現在,水跡早無了踪影,而1949年年以前熱鬧的市井文娛,如今也只能通過廣場上八尊民間藝人的雕像去聯想。

窮不怕,常傻子,賽活驢……這些昔日以“怪”聞名的天橋賣藝人,即使其絕活流傳至今,恐怕再難覓得觀眾。4月9日晚匯聚於此的人們,是為了歌劇,更確切的說,是為了一部誕生在182年前意大利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的歌劇 ——《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當晚是其新版的首演,也是中外合作完成的版本……

opera co-production 2
© tantanyy.com

“您知道今晚指揮變更的消息了嗎?”得知我為歌劇而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門口的工作人員關切的問,“如果需要辦理退票的話 – ”他指了指票房方向。

指揮變更的消息,是演出前三天突然對外宣布的。這一由國家大劇院和馬林斯基劇院聯合製作的歌劇,原定捷傑耶夫執棒。作為馬林斯基劇院的“統帥“,他可謂是這場演出的最大”含金量“,而他的缺席,也被視為藝術價值的折損,因此如何處理可能發生的退票潮,成為劇院的考量……

好在,退票潮並未到來,當晚1600座的大劇場,依然滿滿噹噹。

不過,從這一小事件也可以看出,與國際頂級劇院合作和保證劇目的藝術品質,二者多麼息息相關。畢竟,除了樂團指揮外,歌劇導演,舞美,服裝設計,戲劇指導,合唱指揮,燈光與多媒體設計等主創人員,全部由西方專業人士操刀,國家大劇院作為聯合製作的另一方,主要提供的,還是服裝道具佈景的製作,以及樂團樂手,合唱歌手等參演者。

這部“聯合製作”,將來還要移師馬林斯基劇院演出,有媒體認為,這將是“向俄羅斯觀眾展示’國家大劇院出品’與’中國製造’的精良水準,實現”國家大劇院製作“在俄羅斯的首次輸出。”這麼說,也許是對的,只不過屆時能“展示”和“輸出”的,只有服飾和佈景的做工,因為當《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搬上馬林斯基劇院的舞台時,樂池中的琴師和伴唱歌手都不是來自中國的了——馬林斯基劇院有他們自己的班子。

當然,到今天能夠與馬林斯基劇院聯手合作,並反向輸出國外,國家大劇院已走過好幾載春秋:2009年與意大利鳳凰歌劇院合作“蝴蝶夫人”,第一次嘗試獨立製作國外歌劇院的原版佈景; 2010年邀請美國著名導演弗蘭切斯卡·贊貝羅執導全新版“卡門”,首次經歷國際化歌劇製作模式; 2011年獨立复排意大利帕爾馬皇家歌劇院版“弄臣“並成功上演,標誌著歌劇製作體系的完善……

中央電視台2013年播放的國家大劇院記錄片中,有一段向西方學習歌劇製作的經歷:

上述視頻中提及的購買版權,學習製作流程並將其“本土化”的過程,不失為歌劇院成立初期的有效戰略,而當熟悉流程之後,聯合製作則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因為斥巨資購買原版,除了引發短暫的轟動,帶來有限的一次性消費外,留給劇院可利用的“遺產”遠不如聯合製作所給的多——後者不僅可以提升中國年輕劇院的製作水準,還可以使合作劇院共同分攤佈景,服裝,道具和主創的成本,所節省下來的開支,少則10%,多則30%1——這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歌劇院,都是不小的誘惑。

歌劇院之間的合作,已是世界趨勢。美國歌劇協會(OPERA America) 2015年12月出版的《歌剧联合制作手册 (Co-production Handbook)》開篇即給予明示:“歌劇聯合製作日漸增長,其中不乏標準劇目,亦有新作劇目,這令世界歌劇界專業人士倍感興趣。在此背景下,美國歌劇協會鼓勵推動歌劇院之間的合作,並已將其作為本協會首要任務之一。”2

這次《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的舞美佈景和服裝道具,都是在北京當地製作的,應該降低了一些成本;其中某些道具——比如樓梯之類,應該是國家大劇院之前就有的陳貨,重複利用也可以省下成本;合唱團和啞劇演員六七十人的服飾,雖然是新設計的,但材質、款式比較統一,應該也能降低一些成本;導演、舞美、服裝設計——三個主創的活,由雅尼斯·科克斯一人包辦,如此下來也應該節約了人工費;而這些節約之後的開銷,是與馬林斯基劇院共同承擔的,這等於又省下一筆開支。

此次聯合製作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究竟可以比獨立製作節約多少經費,無法確切得知,不過對於國內上演的西方歌劇的成本,有一個參考是2013年廣州大劇院原版引進英國皇家歌劇院《茶花女》的例子,據媒體透露花費了620萬,如果這一數字屬實,那當時三場演出平均每場成本不低於206萬。

另一個間接參考是歐美歌劇院的成本。以下引用的數據,摘自法國國家企業管理教育基金會(FNEGE)前秘書長、巴黎歌劇院前副總監菲利普·阿基德(Philippe Agid)和法國ESSEC高等商學院榮譽教授讓-克勞德·塔隆多(Jean-Claude Tarondeau)合著的《歌劇管理:一份國際比較研究(The Management of Opera: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其中所反映的歐美歌劇院的成本結構不盡相同,但人力佔去總成本的七成,是很近似的。中國的人力成本相對低一些,獨立製作應該較歐美便宜,但聯合製作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再省30%,何樂而不為……

*北美歌劇院成本結構根據Opera America的數據統計。歐洲歌劇院成本結構根據Opera Europa的數據統計(含日本,不含德國數據)。(The Management of Opera: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p.101-103)
2017年4月9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拉美莫爾的露琪亞》開演之前。背板左上角展示的LOGO對國家大劇院意味深長。 © tantanyy.com

國外一流劇院在擁有主創資源的情況下,當然願意更經濟的製作;對國內劇院來說,除了經濟上的益處,還可以親歷國際化製作流程、積累演出劇目、並為國內藝術家提供與西方大師同台的機會。如果有機會反向輸出——譬如2016年國家大劇院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德國巴登-巴登藝術節、波蘭國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在德國巴登-巴登節日劇院首演——可以極大的提升劇院的國際形象。

由此可以判斷,未來西方歌劇製作的中外合作,將會越來越多,只不過,中方目前還難以成為聯合製作的主導方,因為所能提供的,仍然局限在佈景服裝道具以及樂手歌手等人力物力上,而非涉及藝術水準的創作。

此外還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中國作為歌劇院數量大國(近30家,僅次於意、德、美、俄),相互之間卻鮮有製作上的交流?英國的威爾士國立歌劇院、利茲北方歌劇院和蘇格蘭歌劇院結盟為一,提升歌劇上演率和覆蓋觀眾群,為什麼中國國內歌劇院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聯合製作機制……這些問題,也是國家大劇院歌劇顧問朱塞佩·庫恰先生至今不解的地方。

或許,劇目適應地域差異、佈景適應舞台差異都是不小的難題,但如果能與國外劇院成功聯合製作,那麼橫在國內劇院之間的阻隔,則應該不是客觀使然。

本文下篇,將介紹兩部聯合製作的歌劇,它們與中國有關,但與中國的歌劇院無關。


相關閱讀:《天橋4.9:一場關乎藝術、金錢和歌劇趨勢的首演(下)》


1.“At best a co-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to save 10-30 per cent on the production costs that would be borne by an opera house acting alone. ” (The Management of Opera: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Philippe Agid and Jean-Claude Tarondeau,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94-95)

2. “Increased co-production, involving both standard repertoire and new operas, is becoming more interesting to opera professionals around the world. In light of this interest, OPERA America has made the encouragement of co-productions among companies a top priority.” (Co-production Handbook by OPERA America, December, 2015)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


主要參考文獻 (MAIN REFERENCES):

-The Management of Opera: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Philippe Agid and Jean-Claude Tarondeau,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Co-production Handbook (OPERA America, December 2015)
-Chinese oper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opens in San Francisco with much ambition, too little nerve (Mark Swed, Los Angeles Times, 12.9.2016)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