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0年代,丹麥戲劇迅猛發展,大量青年劇作家嶄露頭角,創作不拘一格,“丹麥新派戲劇 (New Danish Drama)”由此而生。 如今近三十年過後,“丹麥新派戲劇”仍在向前發展,而彼時的青年才俊,如今也已成為丹麥劇場的中堅。本系列22位劇作家即為其中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很多作品,除在丹麥巡演外,也曾受邀赴歐洲其他國家上演。本系列所含的30部作品簡介,既是窺探丹麥戲劇藝術的一扇窗口,亦不失為了解歐洲劇場動向的一枚指針。
該系列文本譯自丹麥駐英國大使館2015年對外文化出版物《丹麥新派戲劇——22位劇作家 (New Danish Drama — Twenty-two playwrights)》。
托馬斯·馬克曼(Thomas Markmann),丹麥當代劇作家之十六
成為編劇之前,托馬斯·馬克曼曾是一名專業水管工,還從事過各種各樣的雜活。他的編劇才華早早便顯露了——入讀丹麥國立編劇學院之前,他的作品即在戲劇圈內誦讀流傳。《混凝土(Beton/Concrete)》(2014)為其事業打開了新局面,不過,他此前改編自小說的劇作《噢,羅密歐(Oh Romeo)》(2012)、還有對席勒同名劇作的當代詮釋《強盜(Røverne / The Robbers)》(2013)、以及原創的《咆哮(Brøl / Roar)》(2013),都是可圈可點的作品。托馬斯·馬克曼稱自己的作品是現實風格,且實際到底,但並非自然主義。在他筆下,戲劇場景與傳統史詩性架構、流暢而快節奏的對白與獨白似的段落、乃至虛構故事與真實素材,皆能輕而易舉的融合,而這一切都以現實主義為基礎。馬克曼稱自己寫劇本是為了能對這個世界和當下生活作一番調解和幫助,他的劇作從不迴避歷史與政治話題。一位任職於丹麥全國性大報的劇評人對《混凝土》曾作如此評價:“托馬斯·馬克曼的這部劇作不僅僅是新派戲劇,也是一部昇華至國家級藝術高度的地方戲。”
《混凝土(Beton/Concrete)》(2014)
這是一部跨度極大、敘述緊湊的劇作,描繪了一座小城一個半世紀的生活變遷以及同時期當地居民的故事。該劇是為丹麥第四大城市奥尔堡的地方劇院而作,這座城市也以生產水泥和混凝土而聞名。2015年托馬斯·馬克曼憑藉該劇獲得丹麥瑞默特獎之”年度劇作家獎“。
這齣戲有如馬賽克拼圖一般,先是講述一位商人勸說當地農民將田地賣給水泥廠,並要農民轉去水泥廠當工人。1886年,那方土地很貧瘠,出不了什麼莊稼,但卻是提煉水泥所需礦物質的寶地。這位商人還告訴農民,他們應該為未來著想。
故事轉到當今,一位波蘭工人在歐盟境內找工作,最後落腳在丹麥的奧爾堡;另有一位丹麥勞工,他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三、四十年前由於吸入大量水泥粉塵,他害上了塵肺病;還有一群丹麥水泥廠工人,他們丟掉了工作,生活也無著落,全因一家波蘭公司接管了水泥廠;而一群隸屬國際財團、身著意大利洋裝的男人,他們在幾年之後將這座水泥廠全盤買下。
該劇根據真實素材改編,但其並非僅僅述說一個工業城市的衰亡,它所展示的,是人作為依附於時代的幼兒而歷經的一齣現代神話。全篇敘事抒情,並以非線性的方式娓娓道來,還效仿古希臘戲劇,採用了配戲的合唱團。《混凝土》在單個人物塑造上是成功的,同時也具有一種廣角視野,由其可見,人們製造出歷史滾滾洪流,也不得不承受它帶來的影響。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