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尼爾森 (Vivian Nielsen),丹麥當代劇作家之六

薇薇安·尼爾森 (Vivian Nielsen),1987年畢業於丹麥戲劇學院。1998年自編自演了一部關於無聲電影明星阿斯泰·尼爾森 (Asta Nielsen) 的劇作《阿斯泰——這位阿斯泰 (Asta — Die Asta)》,自此開創職業寫作生涯,並獲得巨大成功。

前言

1990年代,丹麥戲劇迅猛發展,大量青年劇作家嶄露頭角,創作不拘一格,“丹麥新派戲劇 (New Danish Drama)”由此而生。 如今近三十年過後,“丹麥新派戲劇”仍在向前發展,而彼時的青年才俊,如今也已成為丹麥劇場的中堅。本系列22位劇作家即為其中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很多作品,除在丹麥巡演外,也曾受邀赴歐洲其他國家上演。本系列所含的30部作品簡介,既是窺探丹麥戲劇藝術的一扇窗口,亦不失為了解歐洲劇場動向的一枚指針。

該系列文本譯自丹麥駐英國大使館2015年對外文化出版物《丹麥新派戲劇——22位劇作家 (New Danish Drama — Twenty-two playwrights)》

譚譚(譚爍)

薇薇安·尼爾森 (Vivian Nielsen),丹麥當代劇作家之六

薇薇安·尼爾森 (Vivian Nielsen) 的二十多部劇作中,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和電影,如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 的《破浪而出 (Breaking the Waves)》;另有一些以歷史人物劇本為藍本,如她的《女人復仇記 (Kvindernes hævn / The Women’s Revenge)》(2007)就是以阿里斯托芬 (Aristophanes) 的喜劇《利西翠妲 (Lysistrata)》為故事框架,講述了在一場虛構的丹(麥)瑞(典)戰爭中女性所表現出的堅毅果敢。雖然會從現有素材入手,但尼爾森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創作當代社會題材的劇本時,她常帶著犀利而批判的眼光,且往往從女性視角出發。

2006年,尼爾森創作的關於19世紀著名文學評論家格奧爾格·勃蘭兌斯 (Georg Brandes) 的《勃蘭兌斯(Brandes)》奪得“瑞默特”獎 (Reumert Award)。勃蘭兌斯曾將文學的理想高度定義為“將問題付諸於爭論”。這一定義曾於2010年被劇評家安妮·米德博·克里斯滕森 (Anne Middelboe Christensen) 在一次演講中引用:“如果說薇薇安·尼爾森做過一件什麼事的話,那就是將問題付諸於爭論。的確,她的劇作裡幾乎通篇都是這些——不論劇作之間有多麼不同,而且通往世界、通往舞台的方式,是源自怒氣、迷惘和煩擾。”

薇薇安·尼爾森 (Vivian Nielsen, 1962-),丹麥劇作家。© Klaus Holsting

新近代表作

《遊輪 》 Krydstogt / The Cruise (2013)

阿德里亞娜和丈夫澤列柯在一艘遊輪上。他們的婚姻出現裂痕,於是兩人臨時決定了這次出遊。阿德里亞娜是一名作家,對她來說,現實生活與虛構世界是容易混為一團的:過去發生的事不停出現在腦海,有病塌上的母親,還有五歲時喪父時的一幕。阿德里亞娜的丈夫,則對當下世界更感興趣——身為攝影師,他常去戰地報導衝突。阿德里亞娜稱丈夫是一個戰爭癮君子,總是緊緊盯著當前發生的一些戲劇性事件不放,而阿德里亞娜自己則對保留當下一刻的可能持懷疑態度。

遊輪駛至厄瓜多爾附近海域時,南美大陸正在鬧革命,船長決定將船停在外海。遊輪上有年輕的導遊姍德拉,還有伊麗莎白及其丈夫帕爾。乘一趟遊輪的花費,對這對夫婦來說實在太貴了,但帕爾病得很重,生命只剩數載。他們倆想活在當下,但那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遊輪》劇照。© Emilia Therese

《遊輪》是一部詩意的心理劇。最初,劇中幾位似乎不太振作,但之後帕爾不見了——他決定向病魔、向當下的生活挑戰,因此在暴風雨來臨之際獨自乘舟而去。為了尋找帕爾,澤列柯也離開了,留下四個女人,即阿德里亞娜的母親、年輕而興奮的姍德拉、 以及兩位中年婦女——阿德里亞娜和伊麗莎白。

《遊輪》是一部有關存在主義的戲劇,它刻畫了處於人生轉折點的六人,並揭示了他們的內心。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